根据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5月末中国的M1全国十大股票配资,也就是狭义货币余额为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M1已经连续两个月同比下滑且5月的下滑幅度继续更大。
与此同时,5月末的M2增速为7%,这意味着M1同M2之间的剪刀差扩大至11.2%,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余额的剪刀差越大说明市场信心越不足,人们把赚到的钱全部存入了定期存款,而不是随时能够用于消费、投资的活期存款。
中国的M1统计范围是否合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有没有区别呢?
答案是有的,而且下一步央行可能会修改M1的统计范围。6月19日,央行现任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个人活期存款以及一些流动性很高甚至直接有支付功能的金融产品需要研究纳入M1统计范围”,引发市场关注。
中国的货币层次是在30多年前确定的,根据当时央行给出的定义,
M1=M0+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统计口径确实比较狭窄,典型如居民活期存款没有被统计在内,只是包含在了M2里。
在欧美国家居民活期存款是属于M1范畴的,我们当年之所以没有照搬照抄欧美的统计口径是因为中国老百姓对待活期存款的态度与定期存款较为类似,流动速度不算高,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观察流动性。
截至今年5月,中国国内居民活期存款余额为39万亿元,比企业活期存款和机关团体活期存款都高,如果把这部分货币算入到M1里,5月末中国的M1余额将达到103.7万亿元,相同口径下再与去年5月对比,同比增速将变为下降1.4%,虽然还是跌的但跌幅从4.2%大幅收窄至1.4%。
潘功胜行长还提到“一些流动性很高甚至直接有支付功能的金融产品”可以放到M1里。
什么是“一些流动性很高甚至直接有支付功能的金融产品”呢?比如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居民持有的货币基金、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等都属于此类。
这么讲很多人可能还是不太理解,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都知道余额宝吧?可以通过支付宝购买,每天结算利息,这玩意的本质是货币基金。
现在的余额宝已经开通了消费、投资功能,大家刷支付宝买东西的时候不需要把余额宝里的钱提出至“余额”中,而是可以直接用余额宝支付,在支付宝里买基金、保险等的时候也是可以拿余额宝里资金当现金使用,余额宝的流动性是不是很强,使用的时候基本上和放在银行里的活期存款甚至现金一样便捷。
将货币基金、余额宝、银行发行的现金类理财产品以及前面已经讲过的居民活期存款全部算入M1后中国的狭义货币余额所包含的范畴基本上就同欧美国家差不多了。
如此一来5月的M1余额将增加至124万亿元,同比增速转正了,为上涨1.4%。
从下降4.2%到上涨1.4%,是不是很神奇?统计就是如此,虽然基础数据还是那些但一旦口径变了结果可能会“逆转”。
为什么扩大M1的统计范围后增速会由负转正呢?主要与M1原来的大头企业活期存款有关。
最近,央行增强了困扰市场已久的资金在银行体系内空转问题的化解。“手工补息”被强监管后企业活期存款下降,一方面,用来归还贷款导致4-5月企业短期贷款减少5300亿元,去年的这个数字仅为749亿元;另一方面,企业活期存款流向了收益率更高的银行理财、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里。
以上这些承载企业活期存款的渠道不属于M1统计范畴,企业活期存款减少使得当下统计口径的M1余额下降。如果全部纳入统计范围内便消除了这一影响,相当于资金在M1内部几个项目之间流动,总额不会减少。
不过,就算扩大统计口径依然解决不了M1增速较弱的问题,全新口径下的增长1.4%还是不高。要解决问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维稳房地产、提高成交量。
楼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中要潜在风险。居民买房实际上是将个人定期存款转为企业活期存款的过程,房企有钱了会加大投融资,从银行借出新的贷款,这部分资金又以活期存款的形式成为了新的M1。
二是促进通胀预期回升。
今年5月PPI同比下降1.4%,相比前几个月有所收窄但依旧处于下降通道。PPI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PPI上不去意味着企业的商品和服务卖不出好的价格,这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扩张信心,老板们宁愿维持现状,把赚到的钱存起来也不愿意拿在手里做好随时扩大产能或投入到新领域的准备。只有PPI同比持续改善才能提振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能力。
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今年除了发行一般国债外还要发行1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说明财政这边已经开始发力。政府部门花钱意味着企业和个人赚钱,资金才能从政府流入民间,所以融到资金后还要尽快使用到项目中去,也就是加大支出的力度。
综上所述,调整M1统计范围和口径确实能够让收窄狭义货币余额的增速下滑甚至可以直接让数据由负转正。然而,这仅仅是数据层面的一个短期调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运行的深层次问题全国十大股票配资,需要多措并举,最终的目的是恢复民间的投资和消费信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实盘配资炒股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