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建厂于高雄市大树区久堂里的永丰余,为台湾民营造纸业先驱,过去75年来,经历三代人经营,但在二代掌门人、大股东何寿川主导下,永丰余近年来进入职业经理人治理新时代。
《一波说》多篇讲述永丰余的故事,但就创办人何传、何永、何义昆仲三人的介绍,稍显简略,今天就追寻一下永丰余创始人何传昆仲三人的事迹吧!
何传与百年纸业王国永丰余
永丰余新任董事长叶惠青
创办于1950年的永丰余造纸,是台湾民营造纸业之先驱、台湾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企业之一,也是一家知名台企,在大陆多地投资设厂。今年6月,永丰余举办股东会,并举行新一届董事会改选,曾任台第一任能源局长、新北市副市长的叶惠青,被推举为永丰余投控新任董事长。
原董事长刘慧瑾女士卸任后,改为集团顾问。
永丰余二代掌门人、大股东何寿川,是永丰余创办人何传之子,他在2012年组建永丰余投控之后,相信在快速变动的时代,要“有所变,有所不变”,在坚守“外圆内方”的规矩及纪律下,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果从上一代何传昆仲于1924年创办“何皆来商行”开始,永丰余控股何氏家族创业已跨过一百年,对于何寿川而言,他也面对一个亘古不变的传承考题:如何超越,再创辉煌,如何改变,不断超越自己,代代创新、传承,再创下一个百年辉煌?
在外界普遍预期何寿川之子何奕达将成为永丰余第三代接班人之时,在永丰余何家创业迈步跨进百年之际,大家长何寿川作出了一个超乎外人想象的决定,推行职业经理人机制。从上一届董事长刘慧瑾女士,到本届新任董事长叶惠青,均为职业经理人,永丰余迎来了职业经理人治理的新时代。
顺带提及,今天的永丰余投控,除了核心的造纸产业链之外,也涉及包装印刷、金融及科技、生技医药及有机食品等多元投资产业领域。此外,永丰余投控核心经营团队中,主要是职业经理人在主管,何家第三代的何奕达此前为永丰余投控董事长,给职业经理人“让座”后,他仅担任子公司永丰余消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
永丰余何家祖居——台南安平市仔街何旺厝
走在台南市安平区的延平老街上,一提到市仔街何旺厝,当地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永丰余创办人何传家族的祖厝,始建于1920年。如今,何旺厝已被辟为安平文化资产馆,为台南市一处文化古迹。
永丰余的历史,是一部“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之典范历史,永丰余虽以造纸扬名,但其创业史起步于1924年何传与昆仲何永、何义三人以父亲之名设立的“何皆来商行”,主要经营肥料,兼营糖、杂粮等买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程技师八田与一在台湾首次创建“乌山头水库”,打造的嘉南大圳成为当时亚洲第一水利设施,灌溉15万公顷的农田,至此,嘉南平原成了台湾最大的粮仓。台湾农业的起步,也成了何传昆仲投入肥料生意的因缘。
1934年,“何皆来商行”改名为“永丰商行”,成为当时台湾的五大公司之一,资金金超500万,且与日本三井、三井东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1945年台湾光复后,当时政府实施“以肥料换谷”农业改革政策,原先批给永丰石化工业的执照被收回,取而代之的是设立“福懋塑胶”执照,即后来的台塑。换句话说,是永丰公司与王永庆昆仲共同创办石化王国台塑。
战后,百废待兴,包括卫生纸、包装及工业纸的需求大增,特别是水泥包装袋的需求,也为永丰余转型造纸业提供契机。1950年2月,永丰余造纸设立,并在当时高雄县大树乡久堂村兴建工厂,永丰余成为台湾民营造纸之先驱,此后发展为全球前50大造纸企业。
永丰余创办人何传(字:信谊)
永丰余何传(1897-1989),字信谊,出生于1897年1月,在日据时期曾改名“永野传”,今天的台南安平市仔街何旺厝,是他的故居。
据李怡慧主编的《何义传略》所述,何传的上一代伯伯、叔叔,如何皆福、何皆发、何皆亨,在台南安平一带,皆是望重之人;唯独其父亲何皆来因“天生异于常人”,家道因而中落。
何为“天生异于常人”?据《何义传略》,何皆来天生嘴唇有缺陷(可能类似于“兔唇”),台南安平人管他叫“缺嘴皆来”。老天是公平的,你缺什么,也会补给你什么。何皆来虽“天生异于常人”,但在1910年代的安平老街上,他的三个儿子却以孝顺出名。何传的母亲是孙大粒,其父亲何皆来后来纳了二房夫人,为李招治,林富香。
何传小的时候,生活极为困苦,在他9岁的时候,就到新营伯父家做杂役,12岁到台南公医处做一名药局工,15岁到台南“安部幸株式会社”做工时,学习到蔗糖、肥料、杂粮买卖的经验。
另一方面,何传在安平公学校就读四年后,乃发愤图强,后来曾入读养正书塾国学班十年,因此在传统国学上的造诣甚深。
1924年,何传与二个弟弟何永、何义在台南创办“何皆来商行”,后于1934年改名“永丰商行”。1939年,何传迁居今天的高雄市鼓山区哈玛星,在鼓山内惟创办“蔗板制纸场”,即永丰余造纸之前身。此后,于1950年在高雄大树设厂,设立永丰余造纸股份有限公司。
也就是说,永丰余真正与造纸业接触,是从1939年开始的,迄今有86年历史;但其官网简介是从1950年永丰余造纸设立谈起的,我们也尊重其历史阐述。
1924年创设的“何皆来商行”
在荷兰殖民时代,当时的《巴达维亚城日记》就有“萧垅产甘蔗”记载。在很长时间,台湾制糖的甘蔗渣一般是用来烧火,后来到了日本殖民时代,日本人就把甘蔗渣压成蔗渣板,变成一种建材,在北海道等寒冷地带作为隔板使用。
此后,随着日本用纸量大幅增加,早于1917年开始,他们就开始进行甘蔗渣造纸的技术研究,费时15年后,于1932年前后取得成功。在台湾,当时光是日本人开办的制糖工厂就有三十余家,且不算本土人创办的糖厂,每年榨取后的甘蔗渣就成了稳定的原料,这也是台湾为什么会出现用蔗渣制纸的原因,也是造纸产业一大特色。
日本投降后,台湾光复,在接收日本人建立的制纸工厂并收归国营之后,并没有延续蔗渣制纸传统,反而是民营制纸业仍在此技术基础上继续发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何传昆仲的永丰制纸。1939年永丰商店在高雄內惟设立一个以甘蔗渣生产蔗渣板的工厂,主要销到北海道作为户外保暖建材,战后改制包装纸,即永丰一厂。
何传之子、永丰余二代掌门人何寿川
台湾光复后,何传家族积极将累积的商业资本投入到工业经营,集中在造纸行业,先后标购与造纸相关的原日本人工厂。1940年在新营设立的日光纤维板厂改名为“永丰纸板厂”,1947年12月,何家再标购“台湾兴亚纸业株式会社”,改名为“永丰原造纸公司”,1948年在高雄久堂新建永丰余造纸公司,在台东也标购了一家日本人所设的小纸厂,这5家工厂成立后来何家在造纸业展现实力的基础。
何传生前,曾当选高雄市“议员”,1945年后还当选新一届台湾临时省议员,并曾担任永丰化学、永丰制药、松山机械、新台湾农业机械(久保田农机)负责人,他更与王永庆一起,成为台塑创办人之一。此外,何传还曾担任台北企银董事长、台泥、台塑的常务董事。
致富后,何传不忘回馈乡里,他曾担任高雄市台南市同乡会理事长,任期近30年之久。1977年,他创立“信谊文教基金会”,成为台湾最早从事推广学前教育的专业慈善机构。何传之长子、永丰余二代掌门人何寿川的夫人张杏如,是台中人,从事幼教工作40多年,她现为信谊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总之,从何传与台湾民营纸业王国永丰余的历史事迹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台湾造纸业的成长轨迹,也能从中了解百余年来近现代台湾史、台湾糖业史、台湾石化史等,以及何家兄弟三人不懈努力,造就传奇之轨迹,永丰余可说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
略说永丰余创办人何永、何义事迹一二
永丰余造纸创厂4周年时的老照片
永丰余的企业理念之一,为“忠恕”二字,也反映了创办人何传的人生哲学。何传于1989年1月辞世,享年92岁,他的二弟何永比他晚一年出生,早他一年辞世,享年90岁,兄弟俩均是长寿之人。
(1918)在台中市後藤組商品部任外交員,大正9年在牛稠坑中社的製
何永(1898-1988),字文远,小时候就学习中文,14岁在安平公学毕业后,于1918年在台中市“后藤组”商务部任“外交员”,后来在牛稠坑中社的制糖工场担任管理职务,后来他辞职主事大甲运输部事务,从事装卸及运载业务,此后兼营糖粉、肥料、杂粮,除了运输,还有制面工场的经营。
1924年,何永与兄长何传、胞弟何义共同创办“何皆来商行”后,除了参与企业管理,他还兼任大甲支店店长,成为大甲街之重要中坚人物。1950年,永丰余造纸创办后,何永还担任永丰原造纸董事长、以及永丰化工、台北企银、台塑的常务董事。何永生前,曾捐出文英馆给台中市作为图书馆之用。
永丰商店设立之执照(老照片)
何传的三弟何义(1902-1956),在安平公学毕业后,也从事运送业务,数年后,到台南安部商会做勤务四年,此后,他又到后里糖厂做事,此经历也成了日后成为大企业家、以及成为兄长何传“左右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历练经验。
1924年,他与兄长、三弟何义在台南共同创办“何皆来商行”,从事肥料、砂糖、还有装卸货的经营。永丰商店在三兄弟努力打拼下,其商业网络数年内扩大到周边的高雄、员林、屏东、台北,还包括大陆的上海、厦门等地。在1949年解放前,何家在上海的永丰洋行“日进斗金”,累金致富而成为巨贾。
1950年,何家从大陆撤出时,雇佣了19艘船运送现代化机械、物资回台湾,但到淡水海域遭遇台风,所有资产皆沉入大海,此事件对于何家来说,也是一大重挫。
永丰余造纸创办时,何义也是创办人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何家三兄弟均为台塑的联合创办人。除了经营家族企业,何义还出任台湾省工业会、台湾区造纸工业、青果输出业、制药工业等同业公会之常务理事、理事,台湾光复后,他还当选台湾省议员“参议员”。
何家三兄弟各有分工,何义经常去日本交涉业务,1956年1月26日病逝于日本东京配资实盘平台,享年54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实盘配资炒股观点